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许嘉鸿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88岁高龄患者植入国内首批、浦东首例AVEIR™AR心房主动固定无导线起搏器。这一创新技术的落地,不仅为心律失常患者带来更微创、更安全的治疗方案,更标志着浦东在心脏起搏治疗领域迈入国际先进水平,区域心血管诊疗能力再添新突破。
据了解,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为88岁高龄女性,因“窦性心动过缓、频发房早”入院治疗。入院后,许嘉鸿主任带领团队立即针对患者病情展开多学科讨论:结合国际诊疗指南、团队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患者对“微创、术后恢复快”的诉求,最终确定采用单心房主动固定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方案。
许嘉鸿主任介绍,相较于传统心脏起搏器,AVEIR™AR起搏器重量仅2克,体积不足传统起搏器的十分之一,无需在胸部切开切口、植入导线,仅通过患者股静脉这一微创路径,即可精准输送至右心耳。其特有的双螺旋设计能将起搏器牢固锚定在右心耳基底部,术中及术后各项参数测试均显示起搏器工作状态良好,患者术后恢复平稳。
值得一提的是,该起搏器采用的AAI(R)起搏模式,是一种贴合生理节律的单腔起搏方式——仅对心房进行起搏和感知,适用于窦房结功能异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但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患者。“这种模式能模拟正常的心电传导顺序,让心房和心室协调收缩,既有助于保护患者心功能,还能节省起搏器电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许嘉鸿解释道。
早在2024年7月股票配资中心,该团队就曾为一名83岁患者实施“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房室结消融”一站式手术,成功解决患者长达15年的房颤困扰。未来,科室还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学科建设,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安全、精准、温暖的医疗服务。
东海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